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
轨道电路是一种铁路信号系统,用于自动检测轨道是否被列车占用,并控制信号装置或转辙装置,以确保行车安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的传导和变化。以下是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:
1. 基本结构 :轨道电路由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,形成闭环回路。钢轨作为导体,两端通过绝缘节(或电气绝缘)连接送电和受电设备。
2. 空闲状态 :当轨道空闲时,电流从电源出发,通过轨道流经继电器,继电器激磁带动接点,接通信号机的绿灯电路,表示轨道空闲,允许列车通行。
3. 占用状态 :当列车进入轨道时,电流改由列车轮对传导,由于轮对电阻远小于轨道电阻,大部分电流通过轮对,减少了流经继电器的电流,继电器失磁,接通信号机的红灯电路,表示轨道被占用,禁止其他列车进入。
4. 轨道断裂检测 :如果轨道发生断裂,轨道电路中断,继电器因失去电流而失磁,同样显示险阻禁行信号,防止列车在断裂处通行,保障安全。
5. 控制系统 :轨道电路的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、传感器、电源和电路等,能够监测轨道电路状态,并在异常情况下进行处理。
6. 供电系统 :轨道电路需要电源提供电能,通过轨端接续线、发送端、接收端(轨道继电器)等设备实现电流的传导。
轨道电路通过以上方式,实现了对铁路区间的有效控制,确保了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轨道电路如何检测列车是否占用?
轨道电路在列车进入时如何工作?
如何描述道岔区段轨道电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