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像点位移

像点位移

像点位移

像点位移是指在航空摄影中,由于摄影条件的变化,导致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像点位置相对于理想状态(如地形平坦,像片无倾斜等)产生的位置移动。这种位移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:

1. 像片倾斜 :当航摄像片相对于地面有倾角时,像片上的像点位置会发生变化。

2. 地面高差 :地面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也会导致像点位移,高差越大,位移量也越大。

3. 物理因素 :包括摄影材料变形、压平误差、摄影物镜畸变、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等。

像点位移对航空像片的几何形态和影像比例尺有显著影响,可能导致像片上的几何图形与地面上的几何图形产生变形。像点位移的大小与像片倾角、像距以及方向角有关。

当航摄像片水平且地面水平时,像片影像在几何形态上与地面景物相似,此时像点位移为零。

当像片倾斜或地面有高差时,像点位移表现为地面点在像片上的构像位置与理想情况下的差异。

像点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正比,当地形高差为正时,像点位移是向着像主点的方向移动。

了解像点位移有助于在航空摄影和地图制作中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,以获得更准确的影像信息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像点位移与摄影材料变形的关系是什么?

如何计算像片中的像点位移?

像点位移对地图制作有何影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