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文言文中的于是什么意思

文言文中的于是什么意思

文言文中的于是什么意思

在文言文中,“于”是一个多义词,其意义取决于上下文。以下是“于”在文言文中的主要意思:

1. 介词 :表示在某个时间、地点或范围内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在”。

例句:吾独穷困乎此时也。(屈原《离骚》)

2. 介词 :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发生或存在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在”或“于是”。

例句:楚人生乎楚,长乎楚,而楚言。(《吕览·用众》)

3. 介词 :表示比较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比”。

例句:无乃尔是过与?。(《论语·季氏》)

4. 介词 :表示从某个地方或状态开始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从”。

例句: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(《孟子·尽心下》)

5. 介词 :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原因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因为”。

例句:不动乎众人之非誉。(《荀子》)

6. 介词 :表示动作或状态遵循的准则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按照”。

例句: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。(《礼记》)

7. 介词 :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对象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对”。

例句:吾尝疑乎是。(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)

8. 连词 :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,与现代汉语的“于是”相同。

例句:于是秦王不悦,为击缻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9. 动词 :表示被动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被”。

例句: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。(《论语》)

10. 动词 :表示为了某个目的或对象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为了”。

例句:唯兹臣庶,女其于予治。(《孟子·万章上》)

11. 动词 :表示比较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比”。

例句:苛政猛于虎也。(《礼记·檀弓下》)

12. 动词 :表示和、与、跟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和”。

例句:吾党之直者异于是。(《论语·子路》)

以上是“于”在文言文中的主要用法,具体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“于”在文言文中如何区分不同的用法?

“于”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误解有哪些?

文言文中的“于”如何用于表示转折?